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、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結構的變化,城市表面逐漸被鋼筋混凝土房屋、大型基礎設施、各種防滲場地和透水性差的混凝土路面所覆蓋。防滲混凝土路面的比例越來越高,對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。缺乏“環境實用性”,尤其是城市內澇、地下水位下降、熱島效應等問題日益突出。四川彩色透水混凝土,透水混凝土路面作為低影響開發措施之一,可以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資源;減少道路徑流,防止城市內澇;目的是減少道路徑流攜帶的污染物,減少河道水污染。這對改善城市的自然環境、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這是一個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綠色基礎設施。
透水混凝土的應用始于100多年前。1852年,英國在建筑項目中開發了不含細骨料的混凝土,稱為滲透混凝土。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,美國一直在研究滲透混凝土的設計方法。1995年,南伊利諾伊大學的Nader Ghafoori詳細闡述了透水混凝土作為路面材料的使用,并探索了其物理財產。后來,日本和法國等其他國家也開始研究和開發透水混凝土。四川露骨料透水混凝土。
中國從1993年開始研究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路面磚,并于1995年成功開發出透水混凝土。隨著透水混凝土應用范圍的擴大,自2009年以來,我國出臺了CJJ/T 135-2009《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范》、標準圖集10MR204《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鋪設》等一系列規范和標準。四川彩色防滑路面,一些地區也出臺了一些地方標準,如北京市道路管理局2007年8月發布的《北京市透水人行道設計與施工技術導則》,2007年在深圳推廣的“彩色環保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瀝青路面(地面)新技術”。